期刊信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顾  问:钟世镇
名誉主编:徐达传
主  编:欧阳钧
主  任:黄美贤
国内发行:广东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订  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46-108
邮  购: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地  址: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510515
电  话:(020)61648203
E-mail:journal@chjcana.com
国内刊号:CN 44-1153/R
国际刊号:ISSN 1001-165X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腓骨下段的骨性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陈振光, 郑晓晖, 陶圣祥, 杨玉华, 林海涛, 孔劲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 27 (6): 672-.  
    摘要4816)      收藏

      目的:为加深对腓骨下段的认识及其合理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73根干燥完整成人标本上(左42,右31)对腓骨全长及其下段进行观测。结果:腓骨全长为(34.1±2.5)cm,其前缘分叉点和下段内侧面三角粗隆顶端至外踝尖的距离分别为(8.5±1.2)cm和(5.9±0.8)cm。外踝的外倾角为(153.1± 5.7)°。结论:(1)从腓骨下1/4段的结构特点上考虑似可将之视为广义上的外踝,该段骨质缺损极难以获得满意的修复;(2)作为供区,腓骨瓣下界不应超越其下1/4段。(3)腓骨瓣切取后期常引发外踝上移,尤其对儿童有较大影响;(4)经腓骨下段入路行踝关节融合术具有方法简便,效果可靠等优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神经内镜下侧脑室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吴春富, 陆 华, 梁建广, 吴卫江, 蒋云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 28 (3): 262-.  
    摘要4547)      收藏

    目的 研究神经内镜下侧脑室、第三脑室的重要解剖学结构,为神经内镜下治疗脑室病变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 对10具成人尸头分别采用冠状缝前侧脑室前角、三角区及后角3种入路在神经内镜下观察脑室结构并测量数据。 结果 (1)侧脑室前角入路可清晰显示侧脑室前角和体部,室间孔的Y形结构,且可以通过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2)冠状缝前穿刺点到侧脑室、室间孔距离为(28.7±2.6)mm、(55.1±2.8)mm,侧脑室前角到室间孔距离为(30.8±2.3)mm,室间孔长、宽径为(5.6±1.4)mm、(3.2±1.1) mm,中间块长径、宽径为(6.3±1.8)mm、(3.4±1.2)mm。(3)侧脑室后角及三角区入路可以观察到侧脑室体部结构及脉络丛。 结论 (1)冠状缝前侧脑室前角入路是处理侧脑室、室间孔区及第三脑室病变的理想入路;  (2)侧脑室后角入路是治疗侧脑室后角及三角区病变的理想入路;  (3)侧脑室三角区入路应用价值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妊娠早期胎儿鼻后三角超声成像解剖基础及其临床意义
    夏珣, 陈翠华, 郭飞燕, 裘毓雯, 黄莉萍, 文华轩, 李征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2, 30 (5): 529-532.  
    摘要4496)      收藏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胎儿鼻后三角区的正常超声解剖,对比二维超声图像和三维容积数据重建的图像。  方法 对89名进行胎儿颈后透明层(NT)筛查的健康孕妇,留取胎儿鼻后三角区的正中矢状切面、冠状切面和横切面的二维超声图像,留取断层超声显像(TUI)技术重建的各切面超声图像,对比分析各解剖结构。  结果    (1)二维超声和TUI均可获得各切面,正中矢状切面可显示胎儿鼻骨和腭,冠状切面可显示双侧上颌骨额突和原发腭组成的鼻后三角,横切面可显示鼻后三角和腭的解剖关系;(2)二维超声和TUI比较,鼻后三角区正中矢状切面和冠状切面图像的合格率和质量无明显差别(P>0.05),但是TUI重建的横切面质量要优于二维超声(P<0.05)。  结论 二维和TUI均可良好显示妊娠早期胎儿的鼻后三角区解剖,为腭裂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股骨偏心距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殷浩, 黄彰, 江华, 孙俊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 28 (1): 10-.  
    摘要4431)      收藏

           目 的  测量股骨偏心距的大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100例正常双髋关节X线片进行影像学测量,测量参数包括股骨偏心距、颈干角、股骨头直径、外展肌力臂、体重力臂、小转子中点及其上下20 mm的冠状径、峡部直径和髓腔闪烁指数等,SPSS10.0统计学软件分析股骨偏心距与外展肌力臂、体重力臂、股骨髓腔各解剖参数的相关关系及男女各参数间的差异,并将测量结果与国内外学者的测量参数进行比较。  结果  本组股骨偏心距大小为(36.64±5.31)mm;股骨偏心距与外展肌力臂呈明显的正相关 (r=0.73, P<0.01),与股骨颈干角呈负相关(r=-0.46, P<0.01),与其它股骨近端解剖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男女两性间股骨偏心距、颈干角、股骨头直径、外展肌力臂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股骨偏心距、颈干角与白种人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股骨偏心距大小为(36.64±5.31)mm,重建股骨偏心距有利于恢复外展肌力臂,重建正常髋关节生物力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腰骶段多裂肌的形态特点及功能意义
    邵诗泽, 张恩忠, 付松, 谭远超, 侯海涛, 王政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 28 (1): 17-.  
    摘要3832)      收藏

            目的  通过对腰骶段多裂肌进行应用解剖研究,为临床减少腰椎后路手术对脊柱功能影响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对25具尸体多裂肌的起、止点、肌束的构成、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多裂肌短腱与止点及其与棘突和棘间韧带的关系进行解剖测量。  结果  多裂肌浅层起于骶髂长韧带,有一部分起于髂后上棘内侧,深层起于骶骨椎板、骶髂短韧带。L1~5多裂肌短腱的长度分别为:(15.10±2.43)、(15.68±2.79)、(14.82±2.77)、(14.16±3.62)和(11.58±2.46)mm。L1~5多裂肌短腱的宽度分别为:(4.72±0.99)、(5.42±1.14)、(5.86±0.99)、(5.90±1.06)和(4.68±0.62)mm。  结论   多裂肌主要参与脊柱背伸运动,维持脊柱腰段前凸的存在,是脊柱动力性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桡神经浅支皮下段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王培, 孙勃, 杜元良, 杨振军, 孙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 28 (1): 31-.  
    摘要3781)      收藏

            目的  报道桡神经浅支皮下段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上肢标本42例,解剖观察桡神经浅支的走行及分支分布特点。 结果  桡神经浅支距桡骨茎突(8.33±1.16)cm处自肱桡肌深层浅出,沿肱桡肌和桡侧腕屈肌之间于皮下前行,在桡骨茎突近端(4.58±1.06)cm处分为内、外侧支。外侧支在桡骨茎突掌侧面前行至拇指桡背侧成为拇指的感觉神经,内侧支则在桡骨茎突的近侧段绕向背侧,于桡骨茎突远侧(1.32±0.26)cm处在1、2掌骨中段水平分为第1、2掌背皮神经,进而成为手背桡侧半的感觉神经。桡神经浅支浅出处和肱桡肌的夹角为(20.7±3.16)°,桡神经浅支分为内、外两侧支间的夹角为(18.0±4.4)°,桡骨茎突水平内、外侧支的间距为(1.4±0.23)cm。结论   (1)根据桡神经浅支的解剖学特点 ,在不同的损伤平面进行修复,以最大限度的恢复手部的感觉;(2)在应用含有桡神经浅支的皮瓣修复创面时,尽可能以神经为轴线,将神经置于皮瓣中央位置,以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和手术的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胆囊管低位的MRCP诊断
    袁 飞, 刘银社, 赵 军, 袁 滨, 张忠强, 艾克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 28 (2): 181-.  
    摘要3453)      收藏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囊管低位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方法 搜集 2004年4月~2009年6月期间行MRCP检查的304例病人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胆总管末端到左右肝管分叉处的距离(a)和从胆总管末端到胆囊管汇合处的距离(b),其比值(b/a)小于0.33(或1/3)者为胆囊管低位。同时确定胆囊管的汇合方位、长度、直径及其并发症。  结果 304例病人中诊断胆囊管低位者占3.6%(11例),其中72.7%(8例)的胆囊管低位者的胆囊管汇入点位于胆总管左侧壁,后侧壁为18.2%(2例),右侧壁为9.1%(1例)。除1例10岁儿童的胆囊管长为38.5mm外,其余均大于40mm的正常最大值。63.6%(7例)的胆囊管低位者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  结论 MRCP是确定胆囊管低位的一种快速、有效及无创性检查方法,对手术设计及避免胆道损伤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逆行缝匠肌皮瓣修复小腿皮肤缺损应用解剖学
    左荣跃, 史增元, 尹维刚, 俞 淼, 毛海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 28 (3): 242-.  
    摘要3296)      收藏

    目的 为设计逆行缝匠肌皮瓣转位修复小腿皮肤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解剖观测 40侧缝匠肌的动脉来源、走行、外径、分布及吻合。取4侧新鲜成尸下肢标本进行动脉造影,观察缝匠肌内动脉吻合。 结果    营养缝匠肌的动脉为6~7支,呈节段性分布,缝匠肌的上1/5段动脉来源于旋髂浅动脉、旋股外侧动脉或股深动脉,中2/5段动脉来源于股动脉,下2/5段动脉来源于隐动脉。隐动脉起点位于内收肌结节上(10.2±1.0)cm处,外径(1.5±0.2)mm,向下发出3~5个分支入缝匠肌,隐动脉终末支在膝下内侧参与膝关节网。缝匠肌的各节段动脉在肌内分为4~7支沿缝匠肌纵轴走行,相邻动脉的分支在肌内形成链型吻合,吻合处外径0.3 mm左右。深筋膜表面有皮动脉和肌皮动脉形成的链式血管吻合网,营养缝匠肌表面的皮肤。 结论    缝匠肌内动脉链型吻合为逆行缝匠肌皮瓣供血,扩大了该肌皮瓣的切取长度,故以隐动静脉为血管蒂的逆行缝匠肌皮瓣可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青少年胸腰椎峡部及椎板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李筱贺, 李少华, 李志军, 蔡永强, 王星, 陈海芳,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 28 (1): 14-.  
    摘要3237)      收藏

           目的  测量青少年(14~19岁)脊柱胸腰段椎板峡部上下缘的厚度、峡部上下缘距离及椎板厚度值,为临床及运动医学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年龄在14~19岁(平均16.5岁)25例原配完整的胸腰段(T1~L5)标本,分别测量峡部上缘厚度,峡部下缘厚度,峡部上下缘距离和椎板厚度并对峡部上下缘厚度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峡部上缘厚度:胸段在(2.96±0.69) mm~(3.74±0.55)mm之间,呈逐渐上升趋势,腰段在(4.29±0.98 )mm~(4.83±0.80) mm之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峡部下缘厚度:胸段由(4.52± 1.06) mm到(5.11±0.99)mm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腰段在(6.06±1.03) mm到(7.30±1.24) mm之间,变化不大。峡部上、下缘为近似“双轨”的曲线,上、下缘间差值保持在2.00mm左右。峡部上下径:整体在(17.51±3.55)mm ~(7.90±1.71)mm之间,胸段呈上升的趋势,腰段呈下降的趋势。椎板厚度:整体在(4.94± 1.00)mm~(6.79±1.01)mm之间,呈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形”。 结论  青少年胸腰椎峡部与椎板相关参数变化有一定规律,峡部下缘总是较上缘厚,且具有一定的差值;其与成人数据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改良先天性肌性斜颈手术方法的解剖学研究
    单建林, 姜恒, 李放, 孙天胜, 时述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 27 (6): 644-.  
    摘要3191)      收藏

    【摘要】目的:根据颈筋膜解剖特点,改进传统的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方法。方法:选取经福尔马林固定,颈部无肉眼病变的成人尸体标本12具。沿锁骨切开皮肤、颈阔肌,向上在颈筋膜浅层浅面(封套筋膜)进行仔细分离,观察封套筋膜和颈阔肌的相互关系,粘连程度。以锁骨上方1.5 cm水平为中心,在胸锁乳突肌内缘内侧0.5 cm纵行剪开封套筋膜约3 cm,在胸锁乳突肌后鞘深面进行分离达胸锁乳突肌外侧,感觉分离的难易程度,观察封套筋膜和颈动脉鞘的完整性。结果:封套筋膜在颈前完整、致密,将胸锁乳突肌完整套封,颈阔肌与封套筋膜可以轻易地完整分离;在颈中下部胸锁乳突肌后鞘与颈动脉鞘也无粘连,各自独立,很容易完整分离。结论:依据胸锁乳突肌前后筋膜鞘的结构特点,可以将先天性肌性斜颈传统手术加以改进,提高疗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下颌管与下颌后牙的位置关系及临床意义
    付升旗, 范锡印, 刘恒兴, 李敏, 窦文广, 马会强, 欧阳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 27 (6): 651-.  
    摘要3184)      收藏

      目的: 为下颌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新鲜下颌骨标本10例、成人全牙下颌骨标本18例和20名全牙志愿者,分别暴露出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下颌管与下颌后牙牙根和CT连续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观察下牙槽神经、血管的排列关系,用游标卡尺和CT三维重建工作站分别测量下颌后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结果:下颌管自牙槽窝下方走行,其舌侧骨板较厚;下颌管内的下牙槽血管位于下牙槽神经上方。下颌磨牙的远中根至下颌管的距离均较近中根近。在标本及影像上的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牙根至下颌管上壁的距离分别为(8.36±2.34) mm和(8.42±2.42)mm、(7.36±2.21)mm和(7.52±2.18)mm、(3.22±1.40)mm和(3.36±1.85)mm、(2.96±1.54)mm和(2.84±1.55)mm、(3.64±1.72)mm和(3.88±1.76)mm。结论:(1)下颌后牙至下颌管的距离以第2磨牙最近,由近及远依次为第2磨牙、第1磨牙、第3磨牙、第2前磨牙和第1前磨牙。(2)对选择适宜长度的牙种植体,避免牙种植体损伤下牙槽神经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视神经管CT影像学测量和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杨钦泰, 李鹏, 邹艳, 康庄, 蔡伟伟, 刘贤, 张革化, 李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 27 (6): 694-.  
    摘要3180)      收藏

      目的:探索准确测量和定位视神经管的影像学方法。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以骨质鼻尖-前床突为扫描基线对20具尸头标本行薄层扫描和解剖观察,验证影像学空间处理技术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视神经管立体定位实际符合率。结果:①骨质鼻尖-前床突扫描基线与视神经管走行基本一致;②影像学空间处理技术重建的视神经管定位标记线可全程显示在三维矢状位的鼻窦外侧壁上,与解剖观察情况一致;③眶口-鼻小柱距离、颅口-鼻小柱距离和视神经管内侧壁长度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值分别为(77.84±3.60)mm、(77.35±3.22)mm;(84.28±4.46)mm、(84.04±4.58)mm和(10.23±1.31)mm、(10.02±1.24)mm,两种测量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骨质鼻尖-前床突扫描基线和空间处理技术能够准确对视神经管进行观测和空间定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硫酸钡血管造影术的优化
    邹天乐, 龚瑜, 林爱娣, 徐芝慧, 彭继文, 毛以华, 胡斯旺, 唐茂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 28 (1): 104-.  
    摘要3158)      收藏

            目的  试图优化硫酸钡的血管造影效果,使之能替代有毒的氧化铅。方法  45只SD大鼠,应用不同性状的硫酸钡、不同的载体,制备不同配比的溶液。并调整硫酸钡X线造影参数,进行对比试验。结果  筛选出硫酸钡血管造影术的最佳配方为:硫酸钡27 g,乳胶10 ml,水20 ml,温度20℃,灌注量20~30 ml/300 g。结论  优化后的硫酸钡灌注血管造影成像效果有显著提高,可达到氧化铅血管造影的效果,且因硫酸钡无毒,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形态学研究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体外腹主动脉末端施压控制骨盆骨折大出血的应用解剖
    武钢, 桑显富, 鲍光欣, 李旭, 王赞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 28 (1): 20-.  
    摘要3141)      收藏

            目的  为体外腹主动脉末端加压控制骨盆骨折大出血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  14例尸体标本,以第5腰椎上缘水平为基点,观测:①脐中点与腰椎体及腹主动脉端的位置关系;②腹主动脉末端与第5腰椎椎体的关系。③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与腰椎的位置关系。 结果  腹主动脉远段位于脊柱椎体前,以平L4椎体和L5椎体上部动脉血管段较为居中。腹主动脉末端分杈平面在基点以上22 mm、以下15 mm之间。脐中点在基点以上4.0 cm、以下2.8 cm范围内。 结论  可以脐为标志点定位腹主动脉末端对腹主动脉远端实施体外压迫,阻断血流或降低远端血压,达到紧急止血目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指深屈肌腱及指伸肌腱止点的解剖研究
    张磊, 霍永鑫, 杜晓健, 张文龙, 左玉明, 王月光, 张俊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9, 37 (6): 614-618.  
    摘要3115)      收藏
    目的 通过解剖研究指深屈肌腱及指伸肌腱在远节指骨基底掌侧和背侧止点平面的差别,为西摩骨折发生机制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手部残肢10具,其中左手3例,右手7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24~58岁。2~5指分别有10指,全部手指无外伤手术史、无畸形。自远节指间关节水平掌侧及背侧分别切开,于末节指骨水平分离各指的指深屈肌腱及指伸肌腱,记录其与末节指骨掌侧及背侧关节面的距离,比较指深屈肌腱及指伸肌腱在末节指骨掌、背侧的止点水平。  结果 指深屈肌腱止点近端至关节面距离:示指(2.19±0.27)mm,中指(2.50±0.14)mm,环指(2.23±0.16)mm,小指(1.83±0.19)mm;指伸肌腱止点近端至关节面距离:示指(0.12±0.02)mm,中指(0.18±0.02)mm,环指(0.12±0.05)mm,小指(0.06±0.01)mm;各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深屈肌腱止点中点至关节面距离:示指(3.73±0.45)mm,中指(4.33±0.45)mm,环指(3.53±0.46)mm,小指(3.16±0.41)mm;指伸肌腱止点中点至关节面距离:示指(1.77±0.06)mm,中指(1.76±0.20)mm,环指(1.77±0.06)mm,小指(1.47±0.10)mm;各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指伸肌腱在末节指骨基底的止点较指深屈肌腱的止点距关节面更近,为西摩骨折的发生机制提供了解剖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肝内肝门静脉解剖及变异的多层螺旋CT成像分析及意义
    殷小平, 李彩英, 田笑, 梁广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 27 (6): 698-.  
    摘要3086)      收藏

      目的:用多层螺旋CT前瞻性地观测肝内肝门静脉的解剖和变异。方法 对200名正常人,使用16排多层螺旋CT行上腹部CT动态增强扫描,将肝内肝门静脉的解剖和变异进行分型。并对肝门静脉系统各血管参数进行定量研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门静脉正常型占81.5% (163例),Ⅰ、Ⅱ、Ⅲ型变异分别占11.5% (23例、6.5%(13例)、0.5% (1例),未发现有门脉左支水平段或右支缺如。在不同性别间门静脉直径(Dpv)、脾静脉直径(Dsv)及肠系膜上静脉直径(Dsmv)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男性≥50岁组较<50岁组门静脉长度(Lpv)有所延长外,其他男性、女性不同年龄组间,肝门静脉系统各管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portography,MSCTP)能方便而清楚地显示肝内门静脉解剖和变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小脑动脉与三叉神经根毗邻关系的应用解剖
    田维东, 彭龙锋, 祝绍磊, 王孝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0, 38 (6): 625-628.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6.001
    摘要3064)      收藏
    目的 观察小脑动脉的起始位置、行程特点及其与三叉神经根的毗邻关系,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采用12个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分别解剖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及三叉神经等结构。观察相关动脉、神经的位置、走行特点,测量上述动脉的起始段外径及其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等相关数据。  结果 共发现小脑上动脉27支,2支压迫三叉神经根,5支与神经根接触,其余无接触压迫者与三叉神经的最近距离为(3.87±1.58) mm(0.55~6.30 mm);小脑下前动脉23支,压迫神经根1例,与之接触者2例,其余20支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为(4.67±1.77)mm(2.65~9.50 mm);小脑下后动脉21支,与三叉神经根最近距离为(17.12±3.86) mm(10.45~25.70 mm),未发现与之接触或压迫者。   结论 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关系密切,常与三叉神经接触并压迫神经,成为三叉神经痛发生的主要结构。小脑下前动脉与三叉神经相距稍远,也可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神经。小脑下后动脉与三叉神经相距较远,但偶尔也会压迫三叉神经根导致三叉神经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体后缘骨离断的临床特征及外科处理
    陈坚, 龙厚清, 刘少喻, 叶淦湖, 李浩淼, 魏富鑫, 黄阳亮, 李佛保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 28 (1): 90-.  
    摘要3049)      收藏

            目的  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体后缘骨离断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效果。 方法  回顾1998年9月至2009年3月间收治的82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0岁,平均15.9岁)的临床和 CT资料。其中A组22例并椎体后缘骨离断,分析其部位、大小和形态特征,手术同时切除突出髓核及离断骨骺;B组60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中30例手术摘除突出髓核,30例非手术治疗。按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评分(JOA)和疼痛视觉模拟计分(VAS)法,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 结果  22例(28%)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缘骨骺离断。JOA、VAS评分显示A组患者腰腿疼痛、神经功能状态均较B组患者严重(P<0.05),而且手术前可以耐受保守治疗的时间也较B组患者短(P<0.05);手术效果通过JOA、VAS评分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A组高于B组相应指标(P<0.05)。 结论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后缘骨离断者症状更严重,诊断明确应积极手术治疗,术中尽可能切除浮动、中央型体积较大或位于侧隐窝的离断后缘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鞍膈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梁金, 漆松涛, 樊俊, 石瑾, 陆云涛, 颜小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3, 31 (2): 123-126.  
    摘要3049)      收藏

    目的 研究鞍膈的解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成人15例尸头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  结果    视交叉偏向蝶鞍左侧20%(3例),居于中线上66.7%(10例),偏向右侧13.3%(2例)。鞍隔孔完全被视交叉覆盖73.4%(11例),未被完全覆盖26.6%(4例)。鞍隔孔相对于视交叉的位置偏向左侧26.7%(4例),居于中线上66.7%(10例),偏向右侧6.6%(1例)。从上面观,鞍膈呈下凹型80%(12例),平坦型13.3%(2例),上凸型6.7%(1例)。鞍隔孔测量前后径为2.20 ~ 12.10 mm,左右径为3.10 ~ 13.40 mm;依据鞍隔孔的大小将鞍膈分为3种类型:紧密型,占13.3%(2例);常见型,占73.4%(11例);扩大型,占13.3%(2例)。垂体柄靠近鞍背前缘占53.3%(8例),居中占40%(6例),6.7%(1例)位于鞍结节后缘。  结论    鞍隔孔大小的变异可影响垂体瘤的生长方式,熟悉鞍膈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对鞍区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分叶股前外侧肌皮瓣设计的解剖学研究
    陈胜华, 徐达传, 周小兵, 安 高, 钟光明, 吴坤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0, 28 (3): 237-.  
    摘要3045)      收藏

    目的    为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分叶股前外侧肌皮瓣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新鲜下肢标本2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重点观察动脉进入股外侧肌的部位,及其在股外侧肌内的分支、分布与吻合情况。  结果    (1)80.8%的降支发自旋股外侧动脉,外径(3.7±0.9) mm,于股直肌深面,沿股外侧肌前缘下降,在起始下方(9.0±3.5) cm处分为内、外两侧支。(2)外侧支营养股外侧肌,肌外血管蒂长(8.1±3.3)cm,在股外侧肌中段肌内行走的全程发出6.6支口径1.0 mm的肌支或肌皮支,平均支间距(1.9±0.9) cm。(3)股前外侧部出现皮支(2.5±1.2)支,外径(0.8±0.3)mm,其中肌间隙穿支占23.8%,而肌皮穿支占76.2%。57.7 %(15侧)肢体有高位皮动脉出现。  结论    (1)可以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分叶股前外侧肌皮瓣,并用不同部位的血管支的距离来调整肌瓣和肌皮瓣的叶间距离,修复不同的创面。(2)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分叶股前外侧肌皮瓣是临床修复复杂创面的一种极佳选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