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顾  问:钟世镇
名誉主编:徐达传
主  编:欧阳钧
主  任:黄美贤
国内发行:广东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订  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46-108
邮  购: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地  址: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510515
电  话:(020)61648203
E-mail:journal@chjcana.com
国内刊号:CN 44-1153/R
国际刊号:ISSN 1001-165X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髂后上棘的解剖形态学分型及临床意义
    祁冀, 李静, 王海洲, 陈平, 林定坤, 陈海云, 平瑞月, 徐燕笑, 李义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 40 (4): 377-382.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2.4.01
    摘要1001)      PDF(pc) (3716KB)(107)    收藏
      目的    研究髂后上棘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80例干燥人体髋骨标本,以髂后上棘为A点,髂前上棘为B点,坐骨结节为C点,髂棘最高点为D点,耻骨结节为E点,耳状关节面后缘中点为F点,髂后上棘尖端A点的宽度为W0,A点的厚度为H0。髂嵴后部最大宽度为Wmax,其与A点的距离为D0,分别距离A点0.5、1.0、1.5、2.0 cm测量髂嵴的宽度,记为W1、W2、W3、W4,以髂嵴转折部为G点,G点宽度记为W5,分别测量AB,AC,AD,AE,AF,G,CD长度。  结果    髂后上棘形态大致分为4型:Ⅰ型“V”形(38.2%),Ⅱ型“U”形(43.2%),Ⅲ型“W”形(11.1%),Ⅳ型“增生型”(7.5%)。Ⅰ型的AB长度显著小于Ⅲ型和Ⅳ型,Ⅰ型的AF距离显著小于Ⅱ型和Ⅲ型,Ⅰ型的W0、W1、H0显著小于Ⅱ型、Ⅲ型、Ⅳ型,Ⅲ型的W0大于Ⅰ型Ⅱ型和Ⅳ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髂后上棘有4种形态变异,以“U”形为主,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真菌性蝶窦炎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分析
    谢铠鹏, 康渊春, 刘海斌, 邹柳凤, 彭浒, 纪振华, 程寅, 杨子轩, 陈进璜, 张国民, 伍小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 (4): 473-476.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1.04.021
    摘要938)      PDF(pc) (1645KB)(296)    收藏
    目的 探讨真菌性蝶窦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评估鼻内镜手术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月3家医院收治的67例真菌性鼻窦炎侵及蝶窦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所有患者接受鼻内镜下蝶窦开放、病灶清除术,术后随访6~12月,评估手术疗效,主观症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客观体征采用Lund-Kennedy评分,比较术前与术后3、6、12个月的差异。  结果 本组67例均经1次手术痊愈,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VAS评分术前为(8.34±1.36)分,术后持续下降,术后3个月为(2.45±1.06)分,术后6个月为(1.65±1.24)分,术后12个月为(1.21±0.66)分。Lund-Kennedy评分术前为(8.42±1.16)分,术后3、6、12个月分别下降为(2.56±0.86)、(1.74±1.16)、(1.15±0.76)分。两种评分术前与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真菌性蝶窦炎以头痛为主要症状,无特殊规律性,内镜检查可见蝶筛隐窝黏膜水肿、窦口有干酪样分泌物及黏脓性分泌物,CT影像特征为蝶窦腔内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其内有高密度斑片状钙化影,窦壁骨质有硬化增厚。根据不同范围的病变,采用全麻下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开放手术治疗真菌性蝶窦炎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环甲间隙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重要意义
    张万宇, 陈骏星, 唐世龙, 卢强, 陈展辉, 陈荣军, 齐崧旭, 陈桂星, 邱铖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 (3): 346-350.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1.03.018
    摘要923)      PDF(pc) (3565KB)(78)    收藏
    目的 探讨环甲间隙在颈部无瘢痕腔镜甲状腺手术(scarless in the neck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SET)中对保护喉上神经外支(external branch of superior laryngeal nerve,EBSLN)、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甲状旁腺(parathyroid gland,PT)及处理甲状腺上极的重要意义。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4月至2018年7月腔镜甲状腺手术128例,包括单侧或双侧切除、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等。在处理甲状腺上极时均采用环甲间隙入路,结合甲状腺下极及外侧操作完成甲状腺叶部分或腺叶全部切除术。  结果 全部SET在分离进入环甲间隙后处理甲状腺上极血管,其中59.3%(76例)显露EBSLN。在甲状腺下极区域首先显露RLN者82.8%(106例),其余17.2%在经环甲间隙入路处理甲状腺上极血管后显露RLN入喉点。术中显露UPT位于近环甲关节处者83%(106例),位于甲状腺上极背面者17%(22例)。84例随访至今,术后暂时性声音嘶哑并单侧喉返神经麻痹2例,无声音低钝及饮水呛咳者,无永久性低钙者。  结论 环甲间隙在SET中对于安全切断甲状腺上极血管和有效保护EBSLN、RLN及上甲状旁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合甲状腺峡部、下极及外侧操作可以形成腔镜甲状腺的程式化手术步骤,提升了该术式的安全性,有利于该术式的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腰椎手术Wiltse入路准确进入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的解剖学基础
    单建林, 张志成, 陈萌萌, 陈浩, 贾璞, 包利, 冯飞, 唐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 (6): 631-634.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1.06.001
    摘要813)      PDF(pc) (3435KB)(167)    收藏
    目的 探讨腰椎手术Wiltse入路的解剖学基础,提高该入路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方法 成人标本20具,通过解剖观察双侧竖脊肌腱膜与多裂肌的关系;最长肌与竖脊肌腱膜的关系;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是否清晰,是否存在稳定的解剖标志;竖脊肌腱膜表面及其深面是否还存在其它结构可作为多裂肌和最长肌之间隙的解剖标志。  结果 多裂肌虽有少许纤维与竖脊肌腱膜相连接,仍可视为在竖脊肌腱膜上无起点;在腰部,最长肌在竖脊肌腱膜形成起点,起点的内缘自内上向外下斜行,并发出筋膜向深部延伸副突、横突,由此形成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的分隔;在所有20具标本的左右两侧,以此隔膜为解剖标志向深部钝性分离,直接、顺利到达关节突;在竖脊肌腱膜表面未发现任何可作为多裂肌和竖脊肌间隙标志的解剖结构,剥离竖脊肌腱膜后在最长肌和多裂肌表面亦未发现可定位二者间隙的解剖标志;在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内,最长肌的内侧面可见清晰的节段神经及伴随血管。  结论 竖脊肌腱膜在最长肌内侧向深部的延续是腰椎手术Wiltse入路准确进入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的可靠解剖标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经腋中线胸腔入路显露T2~5椎体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侯俊, 施冬冬, 潘青, 陈昌成, 陈前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 (4): 384-388.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1.04.003
    摘要805)      PDF(pc) (2352KB)(120)    收藏
    目的 观察胸椎体T2~5与毗邻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探讨经腋中线胸腔入路显露T2~5椎体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10具(20侧)胸廓及上肢完整的福尔马林处理的尸体标本,分别从左侧、右侧经腋中线胸腔入路模拟T2~5椎体手术,逐层解剖至胸椎侧前方,观测该入路皮肤切口长度、肋骨离断处纵向撑开宽度,撑开口上下两端、主动脉弓上缘、奇静脉弓最高点及胸导管平椎体位置,胸交感干至肋头关节前缘的距离,模拟T3椎体切除+肋骨植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手术。  结果 腋中线皮肤切口的长度为(11.63±0.50)cm,第3肋处撑开宽度为(7.04±0.47)cm;撑开口上下缘分别平T2、T5,主动脉弓上缘平T3者占70%,奇静脉弓最高点平T4者占60%,胸导管从前方跨过T5者占70%;胸交感干至第1 ~ 4肋头关节前缘距离分别为(6.84±0.55)mm、(6.99±0.51)mm、(6.98±0.56)mm、(7.07±0.47)mm;模拟手术野可显露T2~5椎体,各毗邻结构位置相对固定,可安全完成椎体切除+植骨+内固定重建胸椎稳定的手术操作。  结论 经腋中线胸腔入路可显露T2~5椎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青年大学生面部解剖学参数三维数字化测量#br#
    王一丹, 许阳阳, 和雨洁, 高明杰, 蔡永强, 金凤, 张云凤, 王利东, 王海燕, 李筱贺, 李志军, 高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 (3): 252-258.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1.03.002
    摘要772)      PDF(pc) (784KB)(61)    收藏
    目的 通过数字化三维重建与测量分析内蒙古地区正常蒙古族青年大学生面部解剖学参数,评价面部性别差异,以便对外科美容整形、颌面部正畸等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完善面部轮廓数据库,为现代蒙古族青年男女面部整形提供美学参考。  方法    对60名(男30例,女30例)蒙古族青年大学生采用面部三维扫描,利用软件测量头宽、形态面长等12项指标以及头面部指数,并进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对比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面部差异。  结果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青年大学生左右侧眼裂宽分别为(31.76±4.81)mm、(31.47±4.3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眼裂宽分别为(35.49±2.74)mm、(27.74±1.99)mm,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比较头宽、容貌面长、面宽、形态面长、眼外角间宽,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出男女性鼻指数分别为72.55±1.63、73.14±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面宽指数、形态面指数、额面指数、唇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形态面指数分型,男性阔面型多见占46.67%,女性超阔面型多见占56.67%;根据鼻指数分型,男女性中鼻型多见分别占50%和53.33%。   结论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青年大学生面部三维指标,男性普遍大于女性;男性形态面指数分型多见阔面型,女性形态面指数分型多见超阔面型;鼻指数分型男女性均多见中鼻型。与其他民族相比,蒙古族男女性都存在面宽较宽的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锥状肌及耻骨前韧带的解剖学观测
    袁嘉杰, 袁志荣, 陈小妹, 苏明浩, 李泽霖, 贺善礼, 刘畅, 李泽宇, 欧阳钧, 戴景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 40 (5): 515-518.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2.5.03
    摘要766)      PDF(pc) (1715KB)(78)    收藏
    目的    探究锥状肌及耻骨前韧带的毗邻关系,为进一步了解维持耻骨联合稳定的机制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用24具标本(男19具,女5具),观测锥状肌的长、宽、厚及其与邻近的腹直肌、长收肌和耻骨前韧带之间的毗邻关系。  结果   95.8%大体标本双侧存在锥状肌(23/24,男性19例,女性4例),4.2%右侧缺如(1/24,女性1例)。测得锥状肌长度,右侧:男(70.64±13.48)mm,女(71.81±11.27)mm,左侧:男(69.60±12.01)mm,女(64.25±19.79)mm;宽度,右侧:男(20.68±4.12)mm,女(20.65±2.04)mm,左侧:男(20.02±2.99)mm,女(18.23±4.77)mm;厚度,右侧:男(2.50±1.61)mm,女(1.49±0.40)mm,左侧:男(2.19±1.06)mm,女(1.50±0.56)mm,左、右侧锥状肌的长、宽和厚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测得耻骨前韧带宽度,右侧:男(5.96±1.55)mm,女(6.60±1.10)mm,左侧:男(6.35±1.58)mm,女(6.16±0.69)mm。锥状肌以腱性纤维起于耻骨前面及耻骨联合前的纤维性韧带;腹直肌肌腱、长收肌肌腱、腹股沟韧带以及锥状肌起点在耻骨嵴处交织毗邻,形成层次鲜明的耻骨前韧带。  结论    锥状肌起于耻骨前韧带,与腹股沟韧带和长收肌肌腱一同构成耻骨前韧带;同时以耻骨前韧带为中心,毗邻结构共同构成一个复合体,为耻骨联合的稳定提供重要的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磁压榨技术治疗输尿管远端梗阻的实验研究
    邓博, 徐庶钦, 王方舟, 石宇航, 李益行, 吝怡, 樊茜, 吉琳, 陈雯雯, 吕毅, 严小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 (3): 319-322.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1.03.013
    摘要724)      PDF(pc) (2950KB)(50)    收藏
    目的 探讨磁压榨吻合技术治疗输尿管远端梗阻的可行性。  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6只,以丝线结扎右侧输尿管远端,制作输尿管远端梗阻模型。4周后开腹确认输尿管扩张至5 mm以上为模型制备成功。在输尿管上段纵向切开输尿管长约5 mm,经此切口用软质导管缓慢推送子磁体至输尿管远端。在膀胱体部行荷包缝合后打开膀胱,切口长约5 mm,将母磁体置入膀胱,推送母磁体向子磁体靠近,子母磁体自动对位吸合挤压输尿管壁和膀胱壁。术后X线监测子母磁体脱落入膀胱,输尿管膀胱吻合即建立。磁体置入术后1月开腹获取标本,肉眼观察吻合口情况。  结果 所有实验动物顺利实施手术,术后存活状态良好。磁吻合术后9~16 d子母磁体脱落入膀胱。标本肉眼观察可见吻合口通畅,黏膜愈合良好。  结论 磁压榨技术安全可靠,可用于临床治疗肾移植术后输尿管远端梗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椎体空洞形成的危险因素与疗效分析
    梁昌详, 梁国彦, 郑晓青, 黄勇兄, 尹东, 昌耘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 40 (6): 714-719.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2.6.15
    摘要716)      PDF(pc) (3635KB)(34)    收藏
    目的    观察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复位术后椎体内空洞形态,分析空洞产生的危险因素及空洞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取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内固定复位术治疗患者52例,随访2年以上,观察椎体内空洞形态;将患者按椎体内有无明显空洞分为2组,对比两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导致空洞的危险因素及空洞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结果    椎体完全愈合23.1%(12/52),存在空洞76.9%(40/52)。椎体空洞的形态有几种类型:终板空洞22.5%(9/40);椎体空洞47.5%(19/40);椎体劈裂30%(12/40)。椎体空洞组男性比例较高、脊髓神经损伤较严重。术后随访平均37.8个月,患者的腰痛及腰椎功能恢复良好,两组间VAS及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伤椎置钉复位术未行椎体植骨者容易导致椎体内空洞,骨折爆裂程度越高,越容易导致椎体空洞;实施伤椎螺钉置入术后椎体高度复位的程度较大是导致椎体中前部出现空洞的重要原因。椎体内出现空洞或劈裂,短期不影响患者的腰椎疼痛及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基于血管显像仪的右上肢肘窝区浅静脉应用解剖研究
    刘兴利, 杜自宏, 张湘敏, 尹俊琨, 付杜娟, 李治, 吕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 (3): 269-275.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1.03.005
    摘要705)      PDF(pc) (4096KB)(98)    收藏
    目的 无创性评估右上肢肘窝区浅静脉的形态并根据其影像图进行解剖分型和分类。  方法 前瞻性收集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1000例受试者右上肢肘窝区浅静脉血管显像仪图像,进行形态分型和优势分类。  结果 按肘正中静脉的形态分为5型10个亚型,分别为I(I0、I1、I2)、Ⅱ、Ⅲ(Ⅲ0、Ⅲ1)、Ⅳ(Ⅳ0、Ⅳ1、Ⅳ2)及V型,其中I型70.2%,II型2.9%,Ⅲ型2.5%,Ⅳ型23.2%,V型1.2%。按肘窝区主要浅静脉的直径、角度及属支数进行优势分类,分为3类:贵要优势类(B类)19.3%,头臂优势类(C类)9.7%,正中优势类(M类)71.0%。性别(P<0.001)、体重(P<0.001)和年龄(P=0.003)因素在优势分类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形态分型中仅有性别(P=0.006)和体重(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受试者贵要静脉和贵要正中静脉直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贵要静脉直径在不同年龄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而头臂静脉直径仅在31~50岁和>70岁这两个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  结论 形态分型可以提供国人右上肢肘窝区浅静脉解剖信息,优势分类旨在临床相关操作(如CT增强检查时静脉注射造影剂)中更好地指导上肢静脉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肱骨大结节上方的解剖分型及临床意义
    张磊, 何雪, 周鑫, 熊鹿静, 张梦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 (5): 513-517.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1.05.003
    摘要700)      PDF(pc) (1507KB)(173)    收藏
     目的    通过对肱骨大结节上面观的形态学分型,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296例肩关节CT扫描图像根据大结节上面观形态进行分型,分别测量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肌腱在大结节上的止点长度,肩胛下肌肌腱在小结节上的止点长度,大结节最高点至肱骨头最高点的距离以及结节间沟的宽度和深度。  结果    肱骨大结节上面观形态可分为3型:弧形45.60%(135例),平坦形44.26%(131例),丘形10.14%(30例)。弧形的肱骨大结节,其冈上肌肌腱止点长度短于平坦形和丘形;丘形的肱骨大结节,其冈上肌肌腱在大结节上的止点长度、肩胛下肌肌腱在小结节上的止点长度、结节间沟的宽度和深度均短于弧形和平坦形;丘形的大结节最高点至肱骨头最高点的距离大于弧形和平坦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解剖学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分型的肱骨大结节上面观对临床肱骨大结节相关疾病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足底中间群肌和足背肌肌内神经整体分布模式及意义
    邓群, 罗林芬, 杨胜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 40 (5): 523-529.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2.5.05
    摘要661)      PDF(pc) (7242KB)(12)    收藏
    目的    揭示足底中间群和足背肌的肌内神经整体分布模式,探讨其意义。  方法    取下12具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足底中间群肌和足背肌,改良的Sihler’s染色法显示肌内神经整体分布模式。  结果    接受足底内侧神经支配的趾短屈肌、第1和第2蚓状肌的神经支,分别从肌的内侧深面和浅面入肌;接受足底外侧神经支配的足底方肌、第3和第4蚓状肌的神经支从肌止端走向起端;骨间足底肌和骨间背侧肌的神经支从肌起端走向止端。趾短伸肌和母短伸肌的神经支共干。蚓状肌、第1和第2骨间足底肌、第1骨间背侧、母短伸肌和趾短伸肌仅在肌腹中部形成1个肌内神经密集区;趾短屈肌、足底方肌、第3骨间足底肌以及第2~4骨间背侧肌有2个肌内神经密集区,位于肌腹两侧,这些肌可分为2个神经肌亚部。  结论    这些结果可为外科手术免于神经损伤、肌移植的选材匹配,以及注射肉毒毒素A阻滞这些肌的痉挛提供形态学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上腔静脉及其属支变异1例
    杨吉平, 李浩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 (4): 501-.  
    摘要651)      PDF(pc) (1724KB)(320)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颈椎椎间孔外口区韧带的解剖学观测
    高强, 范磊, 李晓彬, 蔡腾, 赵健军, 赵庆豪, 刘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 (4): 375-378.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1.04.001
    摘要640)      PDF(pc) (546KB)(82)    收藏
    目的 对颈椎C2~7椎间孔外口区域的韧带进行解剖学描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 100个椎间孔进行解剖观测。鉴别所有出现的韧带,观察并记录C2~7椎间孔外口区域椎间孔外韧带的数量、形态、分布和起止位置。并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每条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结果 在100个椎间孔外口区域共发现252个椎间孔外韧带。椎间孔外韧带可以分为放射型韧带236 个(93.7 %)和横跨型韧带16个(6.3 %)两种。放射型韧带将神经根连接到周围结构,可分为上方韧带(25.0%),下方韧带(60.2%),前方韧带(6.3%)和后方韧带(8.5%);横跨型韧带与神经根相垂直并横跨于神经根上,其中,横跨型韧带在C4~5节段最为常见,在C4~5节段的平均长度为横跨型韧带长度为(8.12±1.38) mm(6.28~9.93 mm),厚度最厚可达1.04 mm,每个颈椎椎间孔最多只有一条横跨型韧带。 结论 椎间孔外韧带是椎间孔正常的生理结构,可能与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麻痹的发生有关。在颈椎减压术后,横跨型韧带可能是造成神经根卡压而引起神经损伤的潜在原因之一。而放射型韧带可以限制脊神经移位,可能因此牵拉神经引起损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喙突的形态变异与相关疾病
    胡健, 禹宝庆, 刘丙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 (4): 496-500.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1.04.026
    摘要611)      PDF(pc) (1808KB)(365)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小鱼际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徐丹, 刘鹏, 郑雪峰, 曹敏, 丁自海, 艾旭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 (4): 396-399.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1.04.006
    摘要588)      PDF(pc) (2232KB)(120)    收藏
    目的    为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小鱼际皮瓣修复手掌心皮肤缺损提供临床解剖学基础。 方法 自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采用42侧上肢新鲜标本,其中28侧经肱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并进行解剖,14侧经肱动脉灌注ABS后制作铸型标本,解剖观察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在小鱼际区的分支、走行、分布、交通和吻合形式,测量其外径。  结果    从豌豆骨到环、小指指蹼间画一连线,并将其分成3等份。结果显示每侧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发出14.5条分支,其中在远、中、近1/3段共发出皮支6.8支,交通支7.7支。各皮支在小鱼际浅筋膜内相互吻合,形成1~2级皮支链,皮支长(1.80±0.60)cm,直径(0.23±0.10)mm。交通支分别与深部的尺动脉掌深支、掌浅弓尺侧缘、尺侧指掌侧总动脉或小指尺掌侧动脉吻合,交通支长(1.60±0.50)cm,直径(0.16±0.06)mm。在近、远1/3段各有1~2支较大的交通支,是转位较理想的血管蒂。  结论    小鱼际皮瓣的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血管蒂位置恒定,皮瓣内皮支链丰富,皮肤结构与手掌心部位同源,是修复手掌心小面积皮肤缺损的较理想的供区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CT三维成像在颈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术中“V”点定位的作用
    简伟, 徐聪, 艾雯, 尹生江, 毕振宇, 吴泽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 40 (6): 720-724.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2.6.16
    摘要584)      PDF(pc) (1655KB)(174)    收藏
    目的    探讨CT三维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3D-CT)技术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减压髓核摘除术中“V”点确定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行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减压髓核摘除术并成功随访的患者50例,均为单侧症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经保守治疗6周以上无效,且颈椎动力位X线片未发现颈椎失稳。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4.2(40~75)岁,C4/5节段14例,C5/6节段25例,C6/7节段11例。患者分为两组,术中常规C臂X线机下定位“V”点为A组(26例),术前通过3D-CT技术确定“V”点为B组(24例),比较二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和手术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5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7.20±2.56)月(3~13月),A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多于B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随防评分、颈椎曲度、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稳定性,二组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3D-CT技术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中“V”点定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垂体腺瘤患者蝶窦结构的三维CT研究
    秦勇, 赵琳, 魏梁锋, 王守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 (4): 410-414.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1.04.009
    摘要579)      PDF(pc) (2934KB)(12)    收藏
    目的 通过三维CT观察,探讨垂体腺瘤患者蝶窦解剖结构改变及其经鼻蝶手术意义。  方法 选择东风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1例垂体腺瘤患者影像学资料。术前行鼻窦CT扫描,将CT扫描图像输入计算机,应用Mimics 15.0软件重建蝶窦分隔,观察并记录其数目、形态、偏向,术中所见与之对比;观察蝶窦的气化类型、颈内动脉隆突及裂隙和Onodi气房的出现率。  结果 本组51例患者中,蝶窦呈鞍前型3例,半鞍型12例,蝶鞍型18例,鞍枕型18例。蝶窦内无分隔1例,1纵隔36例,2纵隔11例,3纵隔2例;肿瘤充满窦腔、分隔数目无法判断者1例;横隔2例,斜型隔1例。分隔的前缘居中19例,偏左14例,偏右16例,分隔前缘遭肿瘤破坏,无法判断者1例。有5例共7侧蝶窦分隔的后缘附着于颈内动脉隆突。观察到颈内动脉隆突双侧12例,单侧2例;颈内动脉隆突裂隙5例。5例9侧存在Onodi气房。所有患者术中所见蝶窦内骨性分隔与术前三维重建图像一致,在蝶窦分隔的导引下均快速、准确地实现了鞍底的定位。  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能良好显示蝶窦内骨性分隔及蝶窦侧壁的隆突,有利于指导经鼻蝶手术中快速、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基于CT三维重建的肩胛冈解剖形态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余浩, 邓晚秋, 桑鹏, 刘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 (4): 415-419.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1.04.010
    摘要540)      PDF(pc) (1760KB)(95)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的肩胛冈解剖形态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对患侧肩胛骨进行CT平扫的319名患者(左肩179例,右肩140例),进而对患侧肩胛骨三维重建形态并分型。假设肩胛冈内侧端与肩胛骨内侧缘交点为A点,冈盂切迹与肩胛冈上缘的交点为B点,冈盂切迹为C点,肩峰内侧缘为D点,肩峰外侧缘为E点,AB的内1/3点为F ,AC的内1/3点为G,AB的外1/3点为H,AC的外1/3点为I,FG的中点为J,HI的中点为K,BC的中点为L。研究参数:AB、AC、AD、AE、BC、HI、FG的距离;B、H、F、L、K、J、E、I、G的厚度。  结果 CT重建下肩胛冈形态分为6型:大梭型、小梭型、木棒型、粗杆型、S型和细杆型。AE、BC、AC以及AD的长度大梭型、木棒型和粗杆型长于小梭型,S型和细杆型 (P<0.05)。AB的长度大梭型长于木棒型和细杆型 (P<0.05)。FG的高度大梭型高于小梭型 (P<0.05)。HI的高度大梭型高于其他所有类型 (P<0.05)。B、C、H、K、I、F、J以及G的厚度,大梭型以及粗杆型厚于细杆型以及小梭型 (P<0.05)。  结论 CT三维重建下肩胛冈分为6型:大梭型、小梭型、木棒型、粗杆型、S型和细杆型。不同的肩胛冈形态分型为临床医生选择内固定以及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前交叉韧带弥散张量纤维示踪成像观测及临床应用
    王长青, 杨荣丽, 付升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1, 39 (4): 405-409.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1.04.008
    摘要525)      PDF(pc) (1958KB)(23)    收藏
    目的 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的分级诊断提供影像学数据。  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附属医院膝关节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检查的正常者100例和单侧前交叉韧带撕裂伤患者100例,按照损伤程度分为Ⅰ~Ⅳ级,在工作站划分前交叉韧带不同部位及损伤处的感兴趣区,生成纤维示踪图像,测量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比较前交叉韧带不同部位及不同程度损伤处的FA和ADC数值。  结果 前交叉韧带上端、上中部、中部、下中部、下端的FA值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随前交叉韧带部位自上而下逐渐降低呈负相关,ADC则逐渐增高呈正相关;组间比较,上端与上中部FA值和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部位之间FA值和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交叉韧带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损伤处FA值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随损伤程度增高而逐渐降低,ADC则逐渐增高;组间比较,Ⅰ级与Ⅱ级FA值和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损伤分级之间FA值和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交叉韧带的FA和ADC与部位、损伤程度等密切相关,弥散张量纤维示踪成像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微细结构变化提供了客观影像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