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顾  问:钟世镇
名誉主编:徐达传
主  编:欧阳钧
主  任:黄美贤
国内发行:广东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订  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46-108
邮  购: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地  址: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510515
电  话:(020)61648203
E-mail:journal@chjcana.com
国内刊号:CN 44-1153/R
国际刊号:ISSN 1001-165X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3-25
      
    述评
    穿支皮瓣
    面动脉穿支蒂颊黏膜瓣重建泪道的解剖学基础
    卫旭东, 凌能本, 李小静, 宁金龙
    2020, 38(2):  123-126.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02
    摘要 ( 1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面动脉穿支蒂颊黏膜瓣重建泪道提供解剖基础。 方法 在10个2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头标本上解剖观测:①面动脉穿支的起源、分支与分布;②颊动脉的起源、分支与分布;③面动脉与颊动脉的吻合。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  结果 颊黏膜的血供为多源性,主要由面动脉、颊动脉和上牙槽后动脉发出的穿支供养。①面动脉自颈外动脉发出,行至咬肌前缘越过下颌骨底达面部后,再斜向内上至内眦处与鼻背动脉吻合,沿途除发出分支营养颈、面部相应区域外,在口角外侧(1.10±0.31)cm 处分出1~3支颊支,支配颊肌与颊黏膜前中部,并与颊动脉颊支、上牙槽后动脉颊支形成吻合;②颊动脉发自上颌动脉的翼肌段,行于颞肌下部深面前下方向,沿途发支分布于颊黏膜后中部,并与面动脉穿支相互吻合。当上颌动脉分出颊支细短时,则由粗大的上牙槽后动脉颊支(占5%)代偿。   结论 颊黏膜瓣血供丰富,可形成以面动脉穿支为蒂颊黏膜瓣转位重建泪道。
    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蒂跨区供血皮瓣的解剖基础
    王田佺, 胡德庆, 林海青, 温福利, 薛来恩
    2020, 38(2):  127-130.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03
    摘要 ( 6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形态学特征,为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用3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尸手标本,通过巨微解剖、血管铸型等方法,重点观测:①虎口背侧营养血管的起源、走行与分布;②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与虎口背侧血管的吻合特点。另1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新鲜标本进行摹拟手术设计。   结果 虎口背侧血供属多源性,由虎口掌侧动脉(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和虎口背侧动脉(第1掌背动脉)分支供养。①第1掌背动脉恒定起自桡动脉,走行于第1掌骨间隙,分出桡侧、尺侧和中间3个终支,有桡神经浅支发出的同名指背皮神经伴行;②虎口掌侧动脉向虎口背侧发出尺侧、中间和桡侧穿支,与第1掌背动脉分支形成恒定的吻合,营养虎口背侧皮肤。 结论 以虎口掌侧动脉背侧穿支为蒂,可形成跨区域供血虎口背侧皮瓣转位修复示指近侧段、鱼际部和拇指软组织缺损。
    肘窝穿支蒂V-Y推进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胡德庆, 周晓, 陈鹏, 张文明
    2020, 38(2):  131-134.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04
    摘要 ( 6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肘窝穿支的形态学特征,为肘窝穿支蒂V-Y推进皮瓣修复肘前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用30侧体积分数10%甲醛常规防腐固定的成人上肢标本,通过乳胶灌注、巨微解剖、摹拟手术等方法,手术放大镜下重点观测:①肘窝的形态;②肘窝动脉穿支的起源、分支与分布特点;③肘窝动脉穿支与邻近血管网的吻合。  结果 ①肘窝为肘部前面的三角形凹陷,系前臂血管神经通行的门户。②肘窝前面皮肤血供多源性由肱动脉及其分支发出的穿支供养,穿支变异较大,据其数目和大小分为3型:A. 粗大集中型(肘下动脉):穿支1支者,外径0.6~1.2 mm,占43.33%(13侧);B. 细小分散型:穿支3~4支者,外径0.3~0.6 mm,占36.67%(11侧);C. 适中均衡型:穿支2支者,外径0.4~0.7 mm,占20.00%(6侧);③穿支沿前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两侧浅出深筋膜至肘前皮肤,分支在浅筋膜内彼此相互间、邻近血管间均吻合沟通形成肘窝筋膜血管网。  结论 以肘窝动脉穿支为蒂,可形成V-Y推进皮瓣修复肘关节邻近软组织缺损。
    半膜肌腘窝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胡德庆, 周晓, 陈鹏, 张文明
    2020, 38(2):  135-137.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05
    摘要 ( 5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半膜肌腘窝穿支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膝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通过显微解剖、摹拟手术等方法,重点观测: ①半膜肌营养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与分布; ②半膜肌腘窝穿支与邻近穿支的吻合特点。  结果 半膜肌腘窝穿支于胫骨髁上13.5 cm由半膜肌肌支发出,穿过深筋膜至皮下,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腘动脉直接皮支、腘窝内侧皮动脉吻合。外径和长度分别为(0.7±0.3) mm、(1.1±0.4) cm。  结论 以半膜肌腘窝穿支为蒂设计皮瓣,可转位或V-Y推进修复膝周软组织缺损。
    带腋毛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戚瑞林, 林海青, 薛来恩, 熊志刚
    2020, 38(2):  138-141.  doi: 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06
    摘要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腋窝穿支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阴阜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带毛皮瓣。 方法 选用30侧成人尸体标本15具(30侧),通过乳胶灌注、巨微解剖等方法,重点观测:①腋窝穿支血管的起源、分支与吻合;②腋窝穿支血管的外径与长度。  结果 腋窝底部皮肤有3种穿支:①胸背动脉第1皮支:出现率96.7%,起始外径(1.2±0.3) mm;②胸外侧动脉第1皮支:出现率90%,起始外径(1.2±0.2) mm;③腋动脉直接穿支:出现率93.3%,起始外径(1.4±0.3) mm。 结论 腋窝区皮肤血供丰富,解剖恒定,至少有一条皮穿支可遴选为血管蒂设计带毛穿支皮瓣,修复因肿瘤根治术后、烧伤、创伤等原因导致的带毛区皮肤缺损。
    带阴毛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
    林海青, 戚瑞林, 薛来恩, 温福利, 熊志刚
    2020, 38(2):  142-145.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07
    摘要 ( 5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阴阜区穿支血管的解剖学特征,为修复头面部带毛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用体积分数10%甲醛常规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15具(30例,男18例、女12例),采用乳胶灌注、显微解剖、摹拟手术等方法,重点观测:①阴阜区穿支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与分布;②阴阜区穿支间的吻合情况。  结果 阴阜区皮肤血供主要由阴部外浅动脉供养,该动脉自股动脉发出后行向内上,在大隐静脉末段内、外侧分出上、下两支。上支向内上跨过腹股沟韧带进入阴阜部,并在前正中线附近与对侧同名动脉相吻合,走行过程中发皮支供养阴阜部阴毛覆盖区大部皮肤。下支近水平行向内侧进入耻骨前区,沿途分支营养股内侧部上份、耻骨前区及阴囊(唇)。上、下支起始外径分别为(1.2±0.2)mm和(1.1±0.3)mm。  结论 阴阜区皮肤血供丰富,可以阴部外浅动脉穿支为蒂设计带阴毛阴阜区皮瓣修复头面部带毛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式。
    踝前穿支蒂跨区供血皮瓣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王正理, 张天浩, 王之江, 林涧
    2020, 38(2):  146-149.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08
    摘要 ( 6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踝前穿支皮瓣解剖基础与临床疗效,为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提供选择。方法 根据踝前穿支皮瓣解剖学特征,按照足踝部创面皮肤缺损的大小、形状,在小腿下段前面设计并切取踝前穿支皮瓣转位修复足踝创面15例,皮瓣面积最大为15.0 cm×6.0 cm,最小面积为4.0 cm×3.5 cm。  结果 本组15例皮瓣,术后成活顺利,其中Ⅰ期愈合14例,皮瓣远端皮缘坏死1例(换药治疗后愈合)。术后常规随访3~24个月,皮瓣外形及颜色优良,供区无溃疡,患足负重行走无障碍。  结论  踝前穿支血管较为恒定、血供可靠,可设计4种类型穿支皮瓣或穿支蒂跨区供血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是临床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较为理想方法之一。
    第1跖骨间隙近端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张飞, 林涧, 洪旭, 林海青, 薛来恩, 郑和平
    2020, 38(2):  150-152.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09
    摘要 ( 5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第1跖骨间隙近端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4年3月至2019年11月,根据第1跖骨间隙近端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式的解剖资料,在足背内侧切取面积为6.0 cm×4.9 cm~3.0 cm×2.1 cm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前足损伤8例。  结果    8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供区创面修复良好,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触之有弹性,色泽与周围无明显差异,患者对外观及功能满意。  结论   第1跖骨间隙近端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丰富,为前足软组织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手术方法简便实用、血供可靠。
    骨间后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
    曾德庆, 江吉勇, 汪庆红, 余纯斌, 钟少开, 卢文景, 李培, 王海文, 顾荣
    2020, 38(2):  153-156.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10
    摘要 ( 5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骨间后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手部多处或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3月~2018年12月,采用前臂骨间后动脉蒂双叶皮瓣转移修复4例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和5例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均伴深部组织外露。皮瓣切取面积为4.5 cm×5.5 cm~7.0 cm×9.0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  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术后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2年,平均10个月,2例皮瓣外形臃肿,术后半年予皮瓣整形术。皮瓣质地好,皮色与受区相近,皮瓣两点辨别觉11~20 mm,平均14 mm,腕关节功能无影响。  结论 应用骨间后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具有不损伤前臂主干血管,血管解剖恒定,切取简便,成活率高,部分患者供区可直接缝合,色泽与质地和受区相近,后期功能良好等优点,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较为理想方法。
    应用解剖
    国人颞中静脉的解剖学研究及意义
    宋立玲, 宋慧敏, 孙亚珍, 韩可欣, 吕海林, 罗鹏, 徐蕴
    2020, 38(2):  157-159.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11
    摘要 ( 16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国人颞中静脉的解剖学特征和标志,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26侧(左12侧,右14侧,男性18,女性3)经10%福尔马林灌注固定的人头标本,解剖颞区颞中静脉及属支,观察其走行分布,测量主干到各解剖标志距离及管径,计数属支数目并测量管径。比较左、右侧差异。  结果 所有标本存在颞中静脉,主干管径平均2.91 mm(0.72~5.88 mm),属支0~7支,属支管径平均2.05 mm(0.54~5.30 mm),可有2级属支(3.8%,1例)。主干汇入颞浅静脉的位置不完全一致,汇点高者在颧弓根部(42.3%,11例),低者位于颧弓下缘9.02~21.00 mm处。主干大致有3种分布类型:①经典型53.8%(14例),②分裂聚合型30.8%(8例),③直角型15.4%(4例)。转折处到耳屏内侧缘的垂直距离平均18.69 mm,主干到颧弓中点、眶外缘与颧弓交界处、眼外眦、眉弓外端距离的平均值,左侧分别为:(17.23±7.29)、(18.82±9.00)、(21.14±6.96)、(9.62±8.87)mm,右侧分别为:(17.28±5.74)、(18.34±7.63)、(19.40±6.98)mm、(8.17±5.53)mm;相对应的管径平均值分别为左:(3.75±1.63)、(3.34±1.00)、(3.08±1.18)、(2.81±1.23)mm;右:(4.29±2.93)、(2.90±1.29)、(2.89±1.20)、(2.57±1.21)mm。左、右侧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对国人颞中静脉的走行分布进行解剖学类型划分,以丰富解剖学资料;掌握颞中静脉的解剖学特征和标志,于颞区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断层影像解剖
    头状骨形态和血供的解剖学基础
    吴欢, 徐永清, 罗浩天, 范新宇, 何晓清, 张旭林, 赵万秋, 许育健, 袁礼波
    2020, 38(2):  160-165.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12
    摘要 ( 15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头状骨的形态和血供模式,探讨头状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机制,为临床上头状骨移位治疗晚期Kienb?ck病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取12例新鲜腕关节标本,从尺动脉或桡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溶液,经Micro-CT扫描,通过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图像,观察头状骨形态和主要血供来源,测量头状骨和月骨的长度、宽度、厚度及近端关节面的直径、弧长和弧高,记录头状骨滋养血管孔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F型头状骨75%(9例),S型头状骨25%(3例);(2)头状骨血供来源于掌侧和背侧,以背侧为主;(3)比较头状骨和月骨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及近端关节面的直径、弧长和弧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4)头状骨滋养血管分布于距基底部2.2 mm处,其远端滋养孔数多于近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头状骨的近端是以远端逆行供血为主,这是导致头状骨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原因;头状骨移位治疗晚期Kienb?ck病具有可行性。
    1~6岁儿童枢椎经椎板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研究
    李琨, 李志军, 张少杰, 王星, 李筱贺, 高尚, 陈杰, 和雨洁
    2020, 38(2):  166-170.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13
    摘要 ( 4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1~6岁儿童枢椎经椎板行3.5 mm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1~6岁儿童45例,每两岁一组分为A、B、C 3组,将其颈椎CT原始数据行三维重建后测量椎板上、中、下缘宽度,椎板高和长度,椎板上倾角及内倾角等参数。  结果 椎板各指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限制枢椎板螺钉置钉的主要因素是椎板中缘宽(LWM)和进钉点至椎板外缘距离(ELE),LWM中A组为(4.69±0.45)mm;B组(7.13±1.61)mm;C组(7.72±1.28)mm。ELE中A组为(15.44±6.98)mm,B组(23.67±1.86)mm;C组(27.75±2.39)mm。模拟椎板螺钉置入时,A组入钉点为同侧棘突左、右分支交界处;B组入钉点为螺钉所在椎板对侧的棘突分支中缘;C组入钉点为螺钉所在椎板对侧的棘突分支上缘。  结论    1~6岁儿童枢椎板均具有置入3.5 mm螺钉的可行性,但不同年龄置钉方式应有所不同。
    成人腰椎终板冠状面后缘解剖形态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徐燕笑,  张磊,  祁冀,  张楠,  武凯,  李义凯
    2020, 38(2):  171-175.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14
    摘要 ( 8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测正常成人腰椎终板冠状面后缘的CT解剖学特征,为临床椎间融合器设计及腰椎间盘置换术等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将62套成人腰椎L1~5上、下缘终板冠状面后缘形态进行解剖学分型,分为3型:I型,凹形;Ⅱ型,平型;Ⅲ型,凸型,测量(1)上、下终板左侧椎弓根与终板连接的中点分别到终板中线的垂线距离(LLU,LLL);(2)上、下终板右侧椎弓根与终板连接的中点分别到终板中线的垂线距离(LRU,LRL);(3)上、下终板冠状面后缘中点分别到终板中线之间的垂线距离(LMU,LML)。  结果 L1~4上、下终板形态以凹型为主,L1上终板凹型占93.75%,下终板占80%;L2上终板凹型占77.27%,下终板占68.18%;L3上终板凹型占58.33%,下终板占54.17%;L4上终板凹型占66.67%,下终板占55.56%。L5上终板则以凹型和凸型为主要类型,分别为35.48%、35.48%;下终板则以凸型为主要类型,占61.29%。在L2上终板,LLU、LRU、LMU存在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3下终板,LLL、LRL存在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1~4上、下终板的主要类型为凹型,而L5上、下终板较为特殊,上终板主要为凹型和凸型,下终板多为凸型。本研究对腰椎上、下终板形态分型及测量可作为人工腰椎间盘终板的设计及改进的参考依据。
    实验研究
    Spastin促进海马神经元树突野的形成
    张家琪, 陈立, 李炯, 李素梅, 张吉凤, 滕继军, 郭国庆
    2020, 38(2):  176-182.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15
    摘要 ( 6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微管切割蛋白Spastin对海马神经元树突野形成的作用。  方法 把目的基因转染入原代海马神经元,用免疫荧光显示树突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全细胞膜片钳检测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  结果 过表达Spastin促进树突生长以及分支形成,敲减Spastin抑制树突的生长和新的分支形成,与对照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oll分析结果显示Spastin提高树突野的复杂性(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过表达Spastin促进AMPA受体GluA2亚基在树突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敲减Spastin则抑制树突GluA2的表达(P<0.05);全细胞膜片钳检测显示,过表达Spastin神经元的mEPSCs振幅和频率均增加,敲减Spastin则使mEPSC的幅度和频率降低(P<0.05)。  结论 Spastin促进神经元树突野的形成,而且形成的树突是功能性树突。
    大鼠特殊内脏运动核团多巴胺D1和D2受体的表达及对BDNF水平的影响
    周立, 李勇, 杨艳莉, 冉雪蕊, 王志勇
    2020, 38(2):  183-188.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16
    摘要 ( 5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检测多巴胺D1受体(DRD1)和D2受体(DRD2)在大鼠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和副神经核内的表达及功能。  方法 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DRD1和DRD2在4种核团的表达与分布特征;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DRD1和DRD2激动剂罗替戈汀组(Roti)和罗替戈汀+DRD2抑制剂氟哌啶醇组(Roti+halo)组(n=6),Western blot检测三叉神经运动核和面神经核内BDNF和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 4种核团内DRD1和DRD2阳性细胞数量较多,与胆碱能神经元大量共存。与C组相比,Roti组三叉神经运动核和面神经核内BDNF表达升高(P<0.05);与Roti组相比,Roti+halo组面神经核内BDNF表达下降(P<0.05)。TrkB的表达在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RD1和DRD2在大鼠4种核团内胆碱能神经元大量表达,罗替戈汀可能通过激活DRD1和DRD2二聚体诱导胆碱能神经元表达BDNF。
    黄芪甲苷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脓毒症心肌病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的影响
    聂取, 李梦非, 王洪新
    2020, 38(2):  189-193.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17
    摘要 ( 4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脓毒症心肌病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影响。  方法 50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模型组、ASIV(20、40、80 mg·kg-1·d-1)组。ASIV组灌胃ASIV 7 d,然后同模型组给予脂多糖1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急性内毒素损伤模型。8 h后超声观察小鼠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HE染色观察小鼠心脏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游离脂肪酸(FFA)的表达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单磷酸腺苷(AMP)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PARα、ATP5D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ASIV组的心功能指标EF、FS、LVIDd、LVIDs提高,改善了心肌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纤维变形,TNF-α、IL-1β、IL-6、FFA的表达减少,ATP/AMP、ADP/AMP比值增加,PPARα、ATP5D的蛋白表达增多。  结论 ASIV可能是通过PPAR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心肌损伤能量代谢水平,对脓毒症心肌病起到保护作用。
    敲低剪接因子Prp17对小鼠肝组织形态学和肝功能的影响
    马文杰, 黄子进, 窦健萍, 马春媚, 刘爱军, 王家有
    2020, 38(2):  194-197.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18
    摘要 ( 4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敲低剪接因子Prp17对小鼠肝组织形态学和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 构建敲低剪接因子Prp17腺病毒(Ad-shPrp17)。随机将C57BL/6小鼠分为Control组和Ad-shPrp17组,每组8只。Ad-shPrp17组通过内眦静脉注射Ad-shPrp17。10 d后采集小鼠血清和收集肝组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酶法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Ad-shPrp17组小鼠:(1)肝的质量和肝指数显著增加(P<0.01);(2)肝细胞排列散乱,细胞肿胀,胞质疏松化,肝细胞由多角形变成圆形,胞质透明,呈气球样变,部分细胞发生坏死;(3)血清AST和ALT的酶活力显著升高(P<0.01);(4)肝组织TNF-α、IL-1β表达升高(P<0.05)。  结论 敲低剪接因子Prp17可造成小鼠肝组织形态发生病理改变和肝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肝炎症反应有关。这为肝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理论依据。
    临床研究
    OLIF联合皮质骨轨迹螺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世浩, 谭亮, 林云志, 王洪, 方国芳, 桑宏勋
    2020, 38(2):  198-201.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19
    摘要 ( 6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斜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皮质骨轨迹(CBT)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接受OLIF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的疗效。患者采用斜前方入路腰椎间盘切除减压术、OLIF术联合后路CBT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椎间隙恢复高度、椎间融合时间等,下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  结果 32例患者中,单节段患者25例,两节段5例,腰椎退行性变术后邻椎病2例。所有患者获得1~2年(平均1年)的随访。患者椎间隙恢复高度、腰椎前度角度、侧弯纠正角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融合时间为(3.2±1.3)月,腰腿痛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5±2.8)分下降至(2.5±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指数由术前(48.7±19.7)%下降至(15.2±9.6)%,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斜前方入路腰椎椎间盘切除减压术、OLIF术联合后路CBT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创伤小、并发症少,对骨质疏松患者和邻椎病患者手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磷酸钙活性人工骨与自体骨颗粒环抱式植骨治疗四肢骨不连#br#
    吴浩俊, 谭荣雄, 何艳霞, 陈航, 刘衍志, 林瀚, 魏波, 郑越瑜
    2020, 38(2):  202-207.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20
    摘要 ( 5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固化型磷酸钙活性人工骨(CPC/rhBMP-2)与自体骨颗粒环抱式植骨治疗四肢非感染性萎缩型骨不连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年间治疗的16例四肢非感染性萎缩型骨不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37.06±16.31)岁(16~67岁)。骨不连部位:下肢11例(胫骨6例、股骨3例、跟骨1例、腓骨1例),上肢5例(桡骨3例、锁骨1例、手舟骨1例),所有患者均行断端新鲜化,骨缺损中央植入自体骨颗粒,外周植入CPC/rhBMP-2形成环抱式植骨。术后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患者直到骨折愈合。采用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下肢功能量表(LEFS)和SF-12生活质量量表对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本组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93±4.06)月(12~26月)。X片显示全部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43±2.25)月(3~10月);术后DASH、LEFS和SF-12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固化型磷酸钙活性人工骨(CPC/rhBMP-2)和自体骨颗粒环抱式植骨治疗四肢萎缩型骨不连的愈合率及安全性高,疗效可靠。
    经后外侧入路仅切断股方肌的股骨头置换术疗效分析
    张小路, 方凯彬, 吴世强, 蔡礼权, 柯庆峰
    2020, 38(2):  208-211.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21
    摘要 ( 5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仅切断股方肌的改良后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行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60例,其中20例采用仅切断股方肌的改良后外侧入路手术(改良组),40例实施常规后外侧入路手术(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VAS评分及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首次下地时间。  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首次下地时间较早、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较小、术后2周髋关节Harris评分较高、术后24 h 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传统组1例患者出现术后假体后脱位,予手法复位外展支具固定1月后未再发生脱位。术后半年随访,两组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均未发生假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 仅切断股方肌的改良后外侧入路具有围手术期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鞍底开窗对显微镜下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影响
    秦勇, 魏梁锋, 丁陈禹, 肖德勇, 袁邦清, 林昆哲, 王守森
    2020, 38(2):  212-216.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22
    摘要 ( 8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鞍底开窗对显微镜下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影响。  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经鼻蝶入路手术患者5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22例,女性29例,年龄19~75岁。手术前后均行CT、MRI检查,通过Mimics15.0软件进行影像融合重建,测算鞍底骨窗的大小、最高点到蝶骨平台的垂直距离,分析其与肿瘤切除程度、术中脑脊液漏及术后尿崩症发生的关系。  结果 肿瘤全切除组的鞍底骨窗面积小于残留组,其骨窗面积与肿瘤最大面积的比值大于残留组;术中脑脊液漏组其骨窗最高点到蝶骨平台的垂直距离小于无脑脊液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鞍底骨窗与肿瘤面积的比值、肿瘤的侵袭性,是影响垂体腺瘤切除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有尿崩症组与无尿崩症组,其鞍底骨窗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鞍底开窗相对不足,是导致肿瘤残留的原因之一;骨窗的位置越高,术中越易出现脑脊液漏;鞍底开窗面积对术后尿崩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脊髓型颈椎病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颈性眩晕的手术疗效分析
    李瑞峰, 于宝龙, 张沛, 吴一民, 贺永雄, 李文选
    2020, 38(2):  217-220.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23
    摘要 ( 5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脊髓型或/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脊髓型或/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眩晕的患者,其中34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减压成形术(LAM组),28例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组),采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听力及平衡委员会(CHE)标准,记录患者手术前后评分,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颈性眩晕的改善情况,比较不同病变节段颈性眩晕的发生率。  结果    LAM组中,32例术后眩晕症状明显改善,其中25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症状无明显缓解,眩晕症状缓解率94.11%。ACDF组中,27例术后眩晕症状明显改善,其中25例症状完全消失;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眩晕症状缓解率96.42%。在ACDF组患者中,间盘退变发生在C3/4,C4/5,C5/6,C6/7不同节段,眩晕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手术治疗对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或/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合并的眩晕症状是有效的,两种手术方式对颈性眩晕的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王铁男, 秦松, 苏云, 李伯瑞, 王建川, 王宗璞
    2020, 38(2):  221-224.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24
    摘要 ( 4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科应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车祸伤17例,摔伤25例,坠落伤8例;C1型骨折12例,C2型骨折28例,C3型骨折10例;按骨折伤机制伸直型34例,屈曲型16例。外伤至手术时间平均3 d。术后随访采取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月,平均14.7月。所有病例未出现骨块移位及内固定失效,尺骨鹰嘴截骨处均得以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评价,优25例,良18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6%。  结论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技术方法
    基于手背解剖的手部年轻化注射
    廖志锋, 洪伟晋, 骆承恩, 李吉民, 罗盛康
    2020, 38(2):  227-230.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26
    摘要 ( 5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畸形与变异
    左侧正中神经变异1例
    王洪宾, 孙丰刚, 李凤娟, 张春菊, 王慧, 顿爱社
    2020, 38(2):  122.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30
    摘要 ( 3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肱二头肌4头变异1例
    于瑞, 刘亚奇, 邵茜茜, 李森, 孔超, 马春明
    2020, 38(2):  170.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31
    摘要 ( 5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跟腱解剖变异1例
    刘伟, 何盛江, 张翠影
    2020, 38(2):  238.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20.02.032
    摘要 ( 4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