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编辑出版: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顾  问:钟世镇
名誉主编:徐达传
主  编:欧阳钧
主  任:黄美贤
国内发行:广东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
订  购: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46-108
邮  购: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地  址: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510515
电  话:(020)61648203
E-mail:journal@chjcana.com
国内刊号:CN 44-1153/R
国际刊号:ISSN 1001-165X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6-11-25
      
    应用解剖
    穿支蒂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基础
    黄磊,胡德庆,王田佺,钮朋,洪旭,戚瑞林,郑和平
    2016, 34(6):  601-604.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01
    摘要 ( 6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穿支蒂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基础。  方法 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上解剖观测:①足背中间皮神经的走行与分布;②足底弓第3足背穿支及其与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  结果 ①足背中间皮神经主要为腓浅神经外侧支的延续,经十字韧带表面,径直前行至第4跖骨间隙近端附近分为第3、4跖背支,分布于部分足背和趾背皮肤;②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为多节段、多源性,与术式关系密切在第4跖骨间隙近端浅出的足底弓第3足背穿支位置相对恒定, 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足背中间皮神经干或旁营养血管链的分支密切吻合。  结论 可形成以足底弓第3足背穿支蒂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拇指腕掌关节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李建峰,吴金英,李海雷,刘井达,赵亮,李大村
    2016, 34(6):  605-608.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02
    摘要 ( 25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拇指腕掌关节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及各韧带在拇指运动中的作用,为韧带重建提供形态学基础。  方法 放大镜下解剖成人男性尸体20例新鲜手标本,观察拇指腕掌关节韧带的起止点及附着部位,分别测量各韧带在中立位下的长、宽、厚及最大拉伸长度,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结果 拇指腕掌关节周围共5条韧带,其中桡背韧带、后斜韧带、前斜韧带为囊内韧带,第1骨间韧带、尺侧韧带为囊外韧带。在囊内韧带中,最厚的是桡背韧带(2.08±0.27) mm,最薄的是前斜韧带(1.14±0.17) mm。最宽的是前斜韧带(9.33±1.09) mm,最窄的是后斜韧带(7.23±0.88) mm。延伸率最大的是桡背韧带(57.33±9.21%),最小的是前斜韧带(38.43±8.26%)。  结论 拇指腕掌关节存在三级稳定结构,在关节囊韧带中,桡背韧带厚韧而紧张,对维持关节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前斜韧带薄而松弛,外伤或自发性劳损引起退行性变可能性较大,拇指腕掌关节炎应该首选重建前斜韧带。

    拇指腕掌关节周围韧带的解剖学分析
    张煜, 徐南伟, 孙荣彬
    2016, 34(6):  609-614.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03
    摘要 ( 18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解剖拇指腕掌关节周围各条韧带及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在拇指腕掌关节稳定性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10例新鲜冰冻手标本进行解剖,识别拇指腕掌关节周围韧带的连接部位与方向性,对韧带的宽度、长度、厚度进行形态学对比分析。并组织学观察拇指腕掌关节背侧和掌侧韧带细胞数。  结果 确定拇指腕掌关节周围存在7条主要韧带:即由3条背侧韧带(桡背侧韧带、背侧中央韧带、后斜韧带)组成的复合体,厚度分别为(1.24±0.12)、(1.91±0.15)、(1.61±0.12) mm。2条掌侧韧带(前斜韧带、尺侧副韧带),厚度分别为(0.78±0.11) mm、 (1.03±0.11) mm。2条尺侧韧带(大多角骨-第1掌骨背侧韧带,第1、2掌骨间韧带),厚度分别为(0.78±0.19) mm、(0.89±0.19) mm。背侧韧带明显厚于掌侧韧带(P<0.01),桡背侧韧带、背侧中央韧带、后斜韧带的细胞数多于前斜韧带,后斜韧带的细胞数也多于尺侧副韧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3条背侧韧带组成粗厚坚韧的复合体,在拇指腕掌关节的稳定中,前斜韧带起着更大的作用。

    C7棘突的体表定位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张磊,周鑫,祁冀,张少群,汪国友,扶世杰,李义凯
    2016, 34(6):  615-618.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04
    摘要 ( 18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健康成年人C7棘突体表触诊定位的准确性,探讨其原因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500名(男性354名、女性146名),由3名骨科主治医师应用触诊法,对其进行C7棘突的体表定位并用铝片标记,再拍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然后观察C7棘突的体表触诊定位准确率。同时,通过X线、CT三维重建测量C6、C7、T1棘突的长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98.8%(494名)的被检者能通过体表触诊准确定位C7,1.2%(6名,均为男性)的被检者体表触诊定位于C6。在X线中,C6的棘突长度为(2.97±0.11) cm,C7为(3.16±0.16) cm,T1为(3.20±0.15) cm;在CT三维重建中,C6的棘突长度为(2.98±0.12) cm,C7为(3.18±0.17) cm,T1为(3.50±0.16) cm。无论是X线还是CT三维重建,三个椎体棘突长度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所测得的C6、C7、T1棘突长度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C7棘突的体表触诊定位方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临床可利用颈椎X线、CT等辅助方法确保其诊治的准确性、安全性。

    断层影像解剖
    微创经皮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的三维解剖学研究
    周子嘉,孙秋敏,温超轮,陈熙,王爱平,刘方,曹奇,周小兵,李严兵
    2016, 34(6):  619-624.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05
    摘要 ( 6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颈椎椎弓根进钉参数与棘突的三维关系,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器械的设计提供参考。   方法 20例健康成人颈椎CT重建模型导入UG imageware 13.2,以70%、80%、90%边界深度为研究基础,测量椎弓根通道进钉螺钉半径、外偏角、通道长度(L)、通道与矢状面、水平面的角度;进钉轴与冠状面的交点与椎弓根的角度。B、C点到参考平面、棘突的距离。   结果 (1)C3~7椎弓根通道内切圆半径在2.79~3.89 mm之间。(2)通道长度、外偏角随着边界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C3~7的Ac最大值出现在70%边界深度。(4)B点到正中矢状面、冠状面的距离都随着边界深度增加而增大。(5)B点、C点棘突末端的距离随着边界深度增加而增大。  结论 颈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参数与棘突的三维关系,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器械设计提供依据。

    A型主动脉夹层头臂血管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吴进林, 张良, 于存涛, 姜文翔
    2016, 34(6):  625-629.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06
    摘要 ( 8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对A型夹层状态下的头臂血管进行解剖学测量,为人工血管的制作和完善提供数据支持,为主动脉腔内治疗和头颈部介入操作提供参考。   方法 对331例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回顾性CTA三维重建,并对其分别进行形态描述,径线和角度测量。   结果 共计331例,标准型主动脉弓91.5%(303例),变异型主动脉弓8.5%(28例)。25.4%(77例)3分支开口均低于主动脉弓最高点。3分支开口分布中,IA多见于后位,而LCCA和LSA则多见于中位。IA最易被夹层累及。由IA到LSA,3分支在开口处的直径分别为(16.2±3.6)、(11.0±3.3)、(12.9±3.6)mm。3分支在距离开口2 cm处直径分别为:(12.0±3.0)、(9.0±1.9)、(9.8±2.1)mm。IA-LCCA间距平均为(10.1±5.5)mm(2.0~20.0mm)。LCCA-LSA间距平均为(14.1±5.9)mm(2.0~27.0mm)。在主动脉弓冠状面,头臂血管与主动脉弓所成角分别为(62.5±26.5)°,(57.8±23.4)°,(64.9±23.5)°。在主动脉弓横截面,头臂血管与主动脉弓所成角分别为(121.1±24.7)°,(107.3±19.4)°,(100.5±16.1)°。   结论 通过本研究得到了A型夹层状态下的头臂血管详细解剖数据,且和目前流行的人工血管设计数据并不一致,这为人工血管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数据支持。

    骶髂关节正位放射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杨先文,张少群,谌祖江,李义凯
    2016, 34(6):  630-634.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07
    摘要 ( 12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骨盆正位X线片上骶髂关节的放射学分型,以指导临床对骶髂关节的认知。  方法 对950例(男475,女475)正常骶髂关节的骨盆正位X线片进行观测。根据骶髂关节间隙的数量及间隙的走行特点,对骶髂关节进行放射学分型。   结果 正常骶髂关节的放射学分型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① I型为双侧单间隙型,男女分别为8.8%(42例)和25.7%(122例);②Ⅱ型为双侧双间隙型,男女分别为79.2%(376例)和46.7%(222例);③Ⅲ型为一侧单间隙,一侧双间隙型,男女分别为12%(57例)和27.6%(131例)。II型又分为四个亚型:①“2”型双间隙,男女分别为0.8%(3例)和6.6%(15例);②“12”型双间隙,男女分别为56.4%(212例)和69.8%(155例);③“21”型双间隙,男女分别为2.1%(8例)和1.8%(4例);④“121”型双间隙,男女分别为41.8%(157例)和19.8%(44例);III型也分为两个亚型:①左侧单间隙,右侧双间隙型的男女分别为26.3%(15例)和49.6% (65例);②左侧双间隙,右侧单间隙型的男女分别为73.7% (42例)和50.4% (66例)。  结论 正常人骶髂关节的放射学分型以双侧双间隙型最常见,其中又以“12”型双间隙所占构成比最大,但各型构成上有性别差异。

    中国南方地区女性骨盆分型及临床意义
    刘萍,王月祉,陈春林,陈兰,周建伟,王建平,廖科丹,唐连,唐雷
    2016, 34(6):  635-638.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08
    摘要 ( 1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近30年中国南方地区女性骨盆入口形状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方法 收集844例行盆腔CT检查的汉族女性患者影像数据集,重建骨盆数字化三维模型并测量骨盆入口横径和入口前后径,以判断其入口形态并分类。将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第1组20~40岁,第2组41~50岁之间,第3组大于50岁,比较3组间骨盆入口形状大小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结果 ⑴ 844例女性骨盆入口形态分类,不同年龄组骨盆入口形态分布有显著差异(P<0.001);⑵不同年龄组间骨盆入口横径、入口前后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⑶入口前后径与年龄呈负相关(r=-0.292,P<0.001);⑷不同年龄组骨盆入口面积3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近30年中国南方女性骨盆入口形状分布中,骨盆入口横椭圆形逐渐减少,纵椭圆形逐渐增多。同时,骨盆入口面积逐渐增大,其变化趋势有利于经阴道分娩时胎头的衔接。

    手舟骨血供3D可视化模型的制备
    王敏,周小兵,赵胜,谭建国,丁茂超,梅劲
    2016, 34(6):  639-642.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09
    摘要 ( 6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手舟骨动脉血供三维数字可视化模型,为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  方法 8具尸体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螺旋CT扫描,运用Mimics软件构建腕骨及手舟骨滋养动脉的3D可视化模型。   结果 (1)该模型能够清晰显示桡骨、尺骨远端与手部各骨及其周围血管网,并可任意旋转观察与测量;(2)手舟骨有3支主要的滋养动脉;(3)通过选择性透明或隐藏处理后,对手舟骨营养血管入骨点及其在骨内的分布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显示。  结论 该模型可清晰的显示手舟骨及其滋养动脉的来源、分布、及空间毗邻,可为手舟骨疾患的临床诊治提供直观的数字化解剖学依据。

    实验研究
    人脂肪源干细胞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界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陈平,曲戎梅,韩忠宇,杨宇超,尹玉琨,田京,张力
    2016, 34(6):  643-646.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10
    摘要 ( 5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人脂肪源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hASCs)能否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界面的愈合。  方法 将30只体重2.0~2.5 kg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只。取同侧半腱肌作为供体肌腱,建立单侧下肢前交叉韧带重建动物模型,实验组和对照分别在胫骨和股骨隧道中注射hASCs或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后2、4和8周取材,收集胫骨-移植韧带-股骨标本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 HE染色示对照组术后2周腱骨界面主要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4周后炎性细胞减少,8周时腱骨界面可见Sharpey纤维,形成间接止点。实验组术后4周腱骨界面可见纤维软骨细胞及少许骨细胞形成,术后8周可见新骨形成,形成直接止点的结构。  结论 hASCs能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界面的骨化作用,形成直接止点结构,从而促进腱骨界面的愈合。

    质粒重编程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及定向分化神经干细胞
    林成楷, 戎利民, 刘斌
    2016, 34(6):  647-654.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11
    摘要 ( 5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游离质粒载体重编程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 MEFs)为非整合型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并在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 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损伤提供稳定、安全的细胞来源。  方法 使用电转仪将质粒pEP4-EO2S-ET2K转入小鼠MEFs, 经诱导培养重编程为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 iPSCs在不同诱导培养基中经2次悬浮及贴壁培养分化为NSCs,在体内及体外实验鉴定iPSCs多向分化潜能特性及NSCs特性。  结果 体内外实验显示iPSCs具有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相似的多向分化潜能, 且不整合外源性基因。iPSCs进一步分化的NSCs其相关标志基因表达与野生型NSCs相近,且较iPSCs显著增加,免疫荧光显示NSCs高表达NSC标志物 NESTIN及PAX6,在体外存活能分化为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  结论 游离质粒能重编程诱导非整合型iPSCs, 并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及神经元, 是神经损伤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

    电针刺激联合BMSCs移植对脑出血大鼠出血灶周边区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范光碧,先德海,邓莉,汤华军,张雁儒,杨朝鲜
    2016, 34(6):  655-660.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12
    摘要 ( 3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与电针刺激联合治疗对脑出血大鼠出血灶周边区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 方法 向成年SD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射肝素和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并于术后第3天向出血灶移植BMSCs后施以电针刺激(Ea-BMSCs组),同时设置BMSCs移植组(BMSCs组)、生理盐水移植组(Control组)和电针刺激组(Ea组)。各组分别于治疗后1、3、5、7和14 d收集脑组织标本,采用干湿法检测脑组织水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出血灶周边区AQP-4的表达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LSD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① AQP-4表达在软脑膜、大脑皮质、侧脑室脉络组织以及出血灶周边脑区,且与GFAP共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上。② 各实验组脑组织水含量在第3天开始升高,第5天达峰值,随后逐渐降低。③各组AQP-4蛋白在第3天开始升高,第5天达峰值,Control组和Ea组在达峰值后未见升高,而BMSCs组和Ea-BMSCs组在第14天再度出现峰值。 ④在第5天和第7天时,Ea-BMSCs组、BMSCs组AQP-4表达均低于Control组(P<0.05),Ea-BMSCs组与BMSCs组之间表达无差异;在第14天时,Ea-BMSCs组AQP-4表达高于Control组和BMSCs组(P<0.05)。   结论 电针刺激联合BMSCs移植可显著降低脑组织水含量,可能与电针刺激使移植后表达上调的AQP-4活化发挥水转运功能有关。

    糜蛋白酶抑制剂保护糖尿病仓鼠肾功能的机制研究
    张孟姝,刘金磊,刘学政,周红丽,张荣明
    2016, 34(6):  661-667.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13
    摘要 ( 4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糜蛋白酶抑制剂对糖尿病仓鼠肾脏的保护作用,进而探讨其保护肾脏损伤的机理。  方法 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制备仓鼠糖尿病模型。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印记技术检测各组动物糜蛋白酶,RAS成分:ACE、肾素、ANG-I、ANG-II;氧化应激水平:8-OhdG,NOX-4,p22phox,以及TGF-β1的表达情况。  结果 糜蛋白酶抑制剂抑制了糖尿病仓鼠肾内ANG-II升高,同时明显降低了8-OHdG 分泌水平。NOX-4和p22phox染色表明糖尿病组血管球和肾小管区域氧化产物显著增高,而糜蛋白酶抑制剂抑制氧化产物的升高(P<0.01)。Western blot 证实了糖尿病组血管球NOX-4和p22phox蛋白的水平较对照组高,糜蛋白酶抑制剂显著降低了其表达。血管球TGF-β1表达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同样糜蛋白酶抑制剂治疗后大大降低了TGF-β1水平。   结论 糜蛋白酶抑制剂能保护糖尿病仓鼠的肾功能,其机制是通过降低肾内ANG-II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来保护糖尿病肾脏损伤。

    大鼠不同脊柱融合模型的评价及比较
    张兆飞,刘志祥,杨俊龙,赖震,江建明
    2016, 34(6):  668-671.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14
    摘要 ( 3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大鼠三种不同脊柱融合模型的优越性及融合率。  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分别行椎体间(有内固定)、后外侧路(横突间)、椎体间(无内固定)三种不同术式的脊柱融合,3周、6周后进行手法触诊、X线评价、组织学观察,对三种融合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 3周时椎体间(有内固定)融合组、横突间融合组和椎体间(无内固定)融合组均未出现融合;6周时椎体间(有内固定)融合率为40%、横突间融合率为40%、椎体间(无内固定)融合率为20%。   结论 椎体间(有内固定)及后外侧路(横突间)融合均有良好的植骨床,局部相对稳定,手术相对简单易行, 且术后并发症少,是骨替代材料等等具有成骨性或骨诱导性的移植物或药物能否提高脊柱融合率适用的一种动物融合模型。

    临床生物力学
    颈内动脉狭窄对大脑动脉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林蔚莘,周毅强,黄学成,李义凯
    2016, 34(6):  672-676.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15
    摘要 ( 4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大脑动脉环血流变化常与颈内动脉狭窄相联系。本研究试用有限元方法来研究颈内动脉狭窄对大脑动脉环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以此探讨动脉环内交通动脉代偿机制。  方法 采用MIMICS10.0软件及ANSYS14.5软件,建立了一个包括血管和血流在内的流固耦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健康模型(颈内动脉无狭窄)及各种病理模型(颈内动脉狭窄率分别为15%、 30%、 45%, 60%、 70%、 80% 和90%)。通过监测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内的血流变化,掌握动脉环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结果 包括血管和血流的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首次得以建立。随着狭窄率增加,前交通动脉与患侧后交通动脉内血流逐渐增多,狭窄率达到90%后,两条血管内血流减少;健侧后交通动脉内血流也全程逐渐增加,但量极小,基本无明显变化。  结论 通过以上的结果可见,随着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大脑动脉环通过前交通动脉与患侧后交通动脉开放达到代偿,狭窄率达到90%后代偿失效,从机制上印证了颈内动脉狭窄与颅内缺血性病变相关。

    临床研究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MRI评分与临床膝关节主、客观功能评分的对比研究
    吴冰,陆伟,王大平,柳海峰,朱伟民,欧阳侃,李顶夫,李盛
    2016, 34(6):  677-684.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16
    摘要 ( 7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利用MRI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移植物评分的方法,并探讨MRI评分结果与临床膝关节主、客观功能评分结果的相关性,为临床ACL移植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方法 追踪54例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病例,计算MRI上ACL移植物容量(graft volume)、张力(graft tension)、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 ,SI)作为评估依据进行移植物MRI评分,同时计算MRI评分与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IKDC评分)、客观功能评分(KT2000)的相关性。   结果 5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8.3±4.3)月。平均ACL移植物MRI评分及膝关节主、客观功能评分分别为75.19±7.20、85.12±9.45、83.07±12.63。MRI评分结果与膝关节主、客观功能评分结果呈正性线性相关,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r=0.696, P=0.001;r=0.767, P=0.000);根据MRI评分(X)及临床膝关节主、客观功能评分(Y)拟合出的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RI评分可以预测膝关节主、客观功能评分(R2=0.485;R2=0.589)。   结论 MRI评分可作为一种新工具,补充和完善目前ACL重建术后评判体系,从而有助于更合理地评判ACL移植物愈合情况,进一步指导康复锻炼方案的制定。

    股骨足印中心定位法单束解剖重建ACL临床效果研究
    徐丛,王永为,李嘉,曹向宇,刘文涛,杜元良,戴海峰,刘清晨,吕永明
    2016, 34(6):  685-688.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17
    摘要 ( 4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断裂后镜下单束解剖重建术中股骨骨道实用定位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对ACL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股薄肌腱单束解剖重建术,术中股骨侧骨道采用足印中心定位法,同时术中寻找股骨外侧髁间嵴、分叉嵴等骨性标志对定位点准确性进行校对。术前、术后进行膝关节功能检查及评分,包括前抽屉试验、Lachman 试验、pivot shift试验、Lysholm 评分、Tegner 评分、IKDC 评分。 结果 (1)镜下100%可见股骨外髁间嵴,但分叉嵴的出现率仅有42%(48/115)。(2)术后前抽屉试验阴性率79%(术后3个月)、77%(术后24月);Lachman 试验阴性率80%(术后3个月)、71%(术后24月)、pivot shift试验阴性率97%(术后3个月)、95%(术后24月)。(3) Lysholm 评分、Tegner 评分及IKDC 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ACL单束解剖重建股骨足印区中心点法能提供足够膝关节稳定性,取得满意临床效果,但对股骨止点残留韧带依赖性高;股骨外侧髁间嵴镜下易于辨认,但分叉嵴辨别率低。

    胫后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
    陆治平,巨积辉,蒋国栋,陈建生
    2016, 34(6):  689-692.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18
    摘要 ( 10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报道胫后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13例足踝部创面的患者,采用胫后动脉踝上穿支皮瓣转位修复术,其中足背创面5例,足跟部创面3例,踝部创面5例。4例急诊外伤创面伴有骨、肌腱外露者急诊修复。5例急诊创面采用VSD负压吸引后亚急诊行皮瓣修复, 4例为术后皮肤坏死,二期行皮瓣修复。皮肤缺损面积为1.5 cm×2.0 cm~7.0 cm×14.0 cm,切取皮瓣面积为2.5 cm×3.5 cm~8.0 cm×15.0 cm。   结果    本组13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均成活。术后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质地接近周围皮肤,外观无臃肿。供区皮肤直接缝合者,术后瘢痕较小;供区植皮者,无明显瘢痕增生。踝关节活动良好,患肢均可负重行走。  结论 采用胫后动脉踝上穿支皮瓣转位修复足踝部创面,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术式。

    膝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肢体创面的临床应用
    周广良,巨积辉,蒋国栋,张玉军,李雷,侯瑞兴
    2016, 34(6):  693-696.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19
    摘要 ( 7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报道应用膝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肢体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膝降动脉的走行、分支与吻合的解剖学特点,在膝关节内侧上部设计膝降动脉穿支皮瓣,带血管蒂移位修复小腿上1/3前内侧、膝关节前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游离膝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4例。  结果 临床应用共9例,皮瓣均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1~24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外形美观,肢体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膝降动脉穿支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是修复肢体创面的可选方法之一。

    3D打印技术指导胫骨平台SchatzkerⅡ、Ⅲ型骨折复位的初步应用
    邱卫华,孔祥雪,李鉴轶,林荔军,罗春强
    2016, 34(6):  697-699.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20
    摘要 ( 6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3D打印等技术对胫骨平台SchatzkerⅡ、Ⅲ型骨折关节面复位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集胫骨平台SchatzkerⅡ、Ⅲ型骨折CT数据11例进行胫骨3D打印(3D打印组),并采集胫骨平台SchatzkerⅡ、Ⅲ型骨折16例进行传统手术(传统组),对比两组关节面复位后的最大阶梯高度、手术时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D打印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2.3±6.8)min,略低于传统组的(121.7±12.8) min  (t=2.223,P=0.036);3D打印组平均最大阶梯高度为(2.8±0.4)mm,少于传统组为(3.1±0.5) mm(t=2.123,P=0.044)。  结论 3D打印技术可提高胫骨平台SchatzkerⅡ、Ⅲ型骨折关节面复位效果。

    肥大性下橄榄变性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武雷,安红伟,孙璇,金迪,董钊,黄德晖,于生元
    2016, 34(6):  700-705.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21
    摘要 ( 6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是由原发于齿状核-红核-下橄榄核环路(DROP)区病变所继发的一种特殊的跨突触变性,具有较为独特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本文拟对HOD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以提高对其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HOD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男性10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3.5岁。原发病包括中脑出血1例,脑桥出血8例,脑桥梗塞1例,脑桥胶质瘤1例。HOD临床表现为头晕、视物不清、眼震、言语含混、软腭阵挛、肌张力增高、不自主运动、姿势异常、共济失调等症候组合,平均晚于原发病3.8个月出现。MRI上表现为下橄榄核体积增大和T2WI高信号。当原发病变累及单侧脑桥被盖或红核时,HOD发生在同侧,临床症状出现在对侧;当原发病变累及双侧红核或脑桥被盖时,HOD和临床症状出现在双侧。巴氯芬、氯硝安定和卡马西平可以减轻临床症状。  结论 DROP区病变后要警惕HOD的发生,延迟损害是诊断的重要线索,共济失调和不自主运动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MRI检查可以帮助确诊。

    27颊侧罕见多生牙尖的CB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车春晓,姜科宇,胡松玲,陆玉莹,何祥一
    2016, 34(6):  706-710.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22
    摘要 ( 11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确诊27颊侧多生牙尖1例,并对其鉴别诊断、发生机制及CBCT的临床应用特点进行分析。 方法 本文根据口腔临床一般检查、口腔局部X线片并结合CBCT对患牙进行确诊;对多生牙尖、融合牙、双生牙、结合牙各自的特点及鉴别要点分析讨论。  结果 根据口腔临床一般检查、口腔局部X线片, 特别是应用CBCT确诊了1例左上第2磨牙颊侧多生牙尖。  结论 口腔辅助检查是临床上确诊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必要手段。CBCT具有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小、扫描灵活、分辨率高等优点,提高了各类口腔疾病的诊疗水平。

    综述
    穿支皮瓣choke vessels新生的研究进展
    李红, 陈世新, 唐茂林, 毛以华
    2016, 34(6):  711-712.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23
    摘要 ( 5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畸形与变异
    肝右动脉起自腹腔干变异1例
    李文晋,马建军,康鹏程,张敏,侯卜文,尚进,李鹏亮,刘俨雅
    2016, 34(6):  629.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26
    摘要 ( 5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双侧肌皮神经变异1例
    陈华佑,洪洋,麻吉元,梁伟兵,邹月华,秦向征
    2016, 34(6):  696.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6.06.027
    摘要 ( 4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